以下哪項是問題提出者的假設前提?
A.才能和機會是互相促進的
B.勤奮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C.機會和才能很難同時獲得
D.機會和才能是因果關系
2.調查表明,新聞類期刊每一份雜志平均有4到5位讀者。由此可以推斷,在《音樂之旅》的20000戶訂戶的背后有80000到100000位讀者,上述估算的前提是()。
A.大多數(shù)《音樂之旅》的讀者都是新聞類期刊的訂戶
B.《音樂之旅》的讀者與訂戶的比例和新聞類期刊的讀者與訂戶的比例相同
C.讀者通常都喜歡閱讀一種以上的刊物
D.新聞類期刊的讀者與《音樂之旅》的讀者相近
3.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用后即可廢棄的塑料罐上都貼上了用以說明塑料的類型或質量的號碼(從1到9)。具有最低編號的塑料品最容易被回收工廠回收,具有最高編號的塑料很少被回收。因此,消費者可以通過拒絕購買那些包裝在最高編號的塑料制品內的產品,使不能回收的廢物長期來看顯著減少。
下面( )項,如果正確,最能嚴重地削弱上面的結論。
A.目前,收集、分類和回收被拋棄的塑料廢品的費用要比用原材料制造的新的塑料產品的高
B.許多消費者沒有注意到印在塑料容器上的號碼
C.塑料容器經回收后,編號幾乎總是在上升,因為回收處理會使塑料產品的質量下降
D.那些將所有廢棄的塑料容器收集起來以備將來回收的社區(qū),只有在明顯沒有回收商來回收它們的情況下,才將有較高編號的塑料傾倒進垃圾堆里
4.桌上擺著金匣子、銀匣子和銅匣子。金匣子上寫著一句話:“珠寶不在此匣中”,銀匣子上寫著一句話:“珠寶在金匣中”,銅匣子上寫著一句話:“珠寶不在此匣中”。
現(xiàn)已知道,這三句話中,只有一句話是真的,那么( )
A.珠寶在金匣中
B.珠寶在銀匣中
C.珠寶在銅匣中
D.珠寶不在任何匣中
5.某倉庫失竊,四個保管員因涉嫌而被傳訊。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們四人都沒作案;
乙:我們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沒作案;
?。何覜]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兩人說的是真話,有兩人說的是假話,則以下哪項斷定成立?( )
A.說真話的是甲和丁
B.說真話的是乙和丙
C.說真話的是甲和丙
D.說真話的是乙和丁
【下面是參考答案與解析。如果你認為題目或解析有誤,可點這里給我們糾錯?!?/b>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
論點:利用機會和提高才能之間,是培養(yǎng)才能在先,還是抓住機會在先。本題沒有論據(jù)
第二步:判斷加強方式
本題沒有論據(jù),所以要加強論點。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C項加強論點,正因為很難同時獲得,才需要分出先后。是答案。
A項,才能與機會相互促進,顯然說明同樣重要,不分先后,與論點矛盾,削弱論點;
B項:只提到了勤奮,與論點無關,屬于無關選項;
D項:機會和才能是因果關系,則前后關系確定,不需要再分出先后,削弱論點。
綜上,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B
解析:
找出論點:“在《音樂之旅》的20000戶訂戶的背后有80000到100000位讀者”,論據(jù)是新聞類期刊每一份雜志平均有4到5位讀者,但題中并未說明《音樂之旅》是否為新聞類期刊,因此,此估算的前提即是《音樂之旅》是為新聞類期刊或者其讀者比例與新聞類期刊相近,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
3.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jù)
本題論點是消費者可以通過拒絕購買那些包裝在最高編號的塑料制品內的產品,使不能回收的廢物長期來看顯著減少,論據(jù)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用后即可廢棄的塑料罐上都貼上了用以說明塑料的類型或質量的號碼(從1到9),具有最低編號的塑料品最容易被回收工廠回收,具有最高編號的塑料很少被回收。
第二步:判斷削弱方式
本題論點與論據(jù)間存在因果關系,所以需削弱論點。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A項:收集、分類和回收塑料廢品的費用比制造的新的塑料產品的高,與通過編號來減少不能回收的廢物無直接關系,屬無關選項;
B項:消費者沒有注意到印在塑料容器上的號碼,說明無法通過編號來減少不能回收的廢物,直接否定題干結論,削弱論點;
C項:回收處理使塑料產品的質量下降,與通過編號來減少不能回收的廢物無直接關系,屬無關選項;
D項:將廢棄的塑料容器收集起來以備將來回收的社區(qū),與通過編號來減少不能回收的廢物無直接關系,屬無關選項。
綜上,故正確答案為B。
4.答案: C
解析:
金匣子上的話“珠寶不在此匣中”和銀匣子上的話“珠寶在金匣中”具有矛盾關系,即這兩句話既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其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假設金匣上的話是真的,那么銀匣子上的話就是假的,剩下的銅匣子的話“珠寶不在此匣中”就是假話,從而說明珠寶就在銅匣中。故本題答案選C項。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突破口是甲和乙是矛盾命題,一真一假。由于無法進一步推導出誰說真話誰說假話,適合用代入法。
第二步:代入選項并判斷選項正確與否
若A項為真,即四個人都沒有作案,那么乙丙說的就是假。根據(jù)乙丁至少一個沒作案為假,那么乙丁都作案了,不符合題干信息,排除A。
若B項為真,即乙丙為真話,說明有人作案,乙丁至少一個人沒作案,或者乙沒有作,或者丁沒有作,或者全沒有作案。甲丁為假話,就說明丁沒有作案,符合推斷,B正確。
若C項為真,即甲丙為真話,乙丁為假話,丁說的就是假話,說明丁作案了,與甲說的話矛盾,排除C。
若D項為真,乙丁為真話,甲丙為假話,說明有人作案,丁沒有作案,根據(jù)丙說假話就是乙和丁都作案了,排除D。
故正確答案為B。解析: 教學監(jiān)控能力定義的關鍵信息是:將教學活動作為意識對象。c項的意識對象是學生,不是教學活動,不符合定義關鍵信息。故答案選C。